搪玻璃反應釜等化工設備每年都要進行一次到幾次的大修,各裝置集中停車檢修前期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隱患,但由于各裝置、各工段、各崗位都檢修,于是檢修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的出點小事故。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總結經驗,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小編搜集了53個安全事故,望各位朋友在看案例的同時吸取教訓,遠離危險!??!
1.真實的,一檢修中的稀釋蒸汽發生塔,突然冒白煙起火,較后查明是用來發生稀釋蒸汽的水,因為工藝上要和含有硫化氫的原料接觸,較后在塔里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硫化亞鐵,檢修的時候又暴露在空氣里,氧化反應一直在不斷的進行,聚集了足夠的熱,導致起火。
2.在介紹一個美國的事故吧,是檢修完后開車期間的。
那里工藝情況是,一精餾塔,比較特殊的是安全閥的出口是一常壓敞口罐!
A班在晚上開始引料,但是該塔的液位計卻出現了問題,始終顯示低液位,A班并未引起重視,B班早上接班,還是沒有引起重視,直到中午才意識到問題不對,打開塔釜送料的閥門,向后送料,但該閥的上游閥在檢修時是關死的,主操也未要求外操檢查確認。進料還是源源不斷的進入,沖開安全閥,進入常壓敞口罐,直接從敞口罐溢出。而這個敞口罐建在辦公區附近,當天一波實習的人正在樓里,然后就是爆炸發生了,十五人死亡,一百三十八人受傷。設計上較大的缺陷就是安全閥的出口去常壓敞口罐,物料直接接觸大氣,操作上較大的失誤就是檢修剛過,很多儀表會出現假值,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3.我廠出現過開工時發現,壓機安全閥總是起跳,查找原因是檢修時盲板未拆,幸虧發現及時,不然后果不可想象!!!所以要嚴格執行抽堵盲板制度。凡需要檢修設備、管線,必須與相關系統隔絕,嚴格執行抽堵盲板制度,要對盲板進行統一編號,并繪制抽堵盲板圖表。要對抽堵盲板作業人交待安全措施,防止中毒、燒傷事故的發生。嚴禁用石棉板,白鐵皮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代替盲板。盲板要有足夠強度,其厚度一般不應小于管壁厚度。
4.我分廠也出過一個事故!在安裝一臺過濾塔緊固螺栓時,由于跳板中間斷裂從3米多高摔落!地上一基礎上的20cm長的地腳螺栓把他后背一大塊肉給撬起!幸好他自己反應快沒傷到內臟,不然就是一個穿腹的一大窟窿,住院一個半月.原因是跳板用木頭,時間長久,另一方面沒系安全繩,由于他出事故,全廠被扣好幾萬塊錢!真是安全系百人?。?/p>
5.我們車間檢修時氫氣盲板加在了邊界閥里,系統壓力都4MPa了,準備進氫,結果只能泄壓重調盲板,耽誤了不少時間,還有設備為了趕進度換塔底泵入口閥門,塔內介質還未退凈就先把閥的部分螺栓松開,結果跑油了,幸好油不熱,否則不敢想象.還有我們工藝負責簽火票,安全員來找我,我們一起確認了現場,發現他事先寫好的火票要加的盲板有問題,就更改了方案,結果安全員火票上沒改過來,被安全科好一頓批啊,所以大家遇到動火一定要確認好現場,寫好火票,切不可圖省事,想當然,否則后果嚴重。還有泄壓時高壓部位的一個排凝未關死,偏巧在吹掃的時候它堵了,誰也沒注意它,結果壓力高了的時候“砰”的一聲響,雖然沒傷人,但實在嚇人。
6.我司在大修后開工曾發生過兩起火災事故,希以大家注意安全:
一是,開工過程中。反應引空氣吹掃時,因大油氣管線清焦不徹底,造成焦炭自燃,因發現溫度異常,及時處理,未造成嚴重后果。只是燒的有點變形了。
二是,常壓開工過程中。因汽油回流罐滿罐,溢流至下面換熱器上,造成一場大火災,全司停產整頓,主管領導和操作工被刑事拘留。
7.我車間在檢修時的一個事故:在大修時拆一管有水氫氟酸的管子,管子在拆之前已以用大量的水沖冼過了,但是沒有用試紙進行檢測PH值,一員工在拆開管子后,少量的水流了出來,流到了手套上(普通的布手套),結果被氫氟酸灼傷了,幸好發現的早,及是用水沖洗,并涂了氫氟的藥膏。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子處理后沒有檢測,員工沒有帶正確的勞防用品。公司有明確的管道開封程序上,程序上有明確的規定,在拆有腐蝕性物料管時,一定要帶耐酸堿的勞防用品。
8.說個我們廠的.NaOH儲罐48%濃度,冬季進料后管線要用PA吹掃,防止凍結,結果罐頂的呼吸閥堵塞了,誰也不知道,偏巧有一天負責進料的操作人員,進料后忘了關吹掃的PA閥門,結果一直吹掃了一個上午,下午發現液位曲線不正常(壓力傳感液位計),到現場才發現,600立米的圓柱罐,兩端成了圓弧的,罐底周邊翹起來了一米來高,索性罐體全是316的,焊接的比較結實,沒發生泄漏等事故。探傷后也沒有什么問題,底角周邊灌注的水泥,繼續使用。事后,對公司內部所有的透空管線做了一個檢查表,每個月都要檢查一次,沒再發生這樣的事故。還有一次,600立米的丙烯酸罐里有200立米的原料聚合了,就是在大修期間發生的,不過還好,沒有發生爆炸什么的事故。只是處理這個罐就花了1個月,耗費了300多萬的錢,原料錢還不算,可惜啊,這么多錢,夠我買多少米房子的?。。?!
9.車間在檢修蒸汽管道時,焊接工人在焊接時,焊渣飛濺到旁邊的陰井內,發生燃爆,陰井蓋飛起兩米多高。幸虧沒有人員受傷。燃爆原因是,相鄰生產裝置也剛檢修完,在做開車準備時,正在用氫氣轉換系統內清水,由于清水排空后,氫氣也隨排水管道排之清水溝內,封閉的清水溝內積聚了大量氫氣,剛好遇到飛濺的焊渣,引起了爆炸。
10.檢修的時候,吊水解塔蓋子,上部倒鏈沒固定好,剛吊的時候倒鏈就掉下來了。還好不是把水解塔蓋子吊在半空時掉下來。感覺從現場實踐中得到的東西印象較為深刻,當然盡可能消除隱患還是應該的,當前化工的安全也不可小覷!
11.某廠大修,書記沒有做好防護就去高壓配電室,結果被高壓電殘疾,從胳膊進從腰部出,胳膊都糊了。
12.安全帽的功用!我以前的崗位裝置開車之前,高空管廊平臺飛下的螺栓將主任的安全帽打穿了,幸好腦袋沒事。還有同事俯蹲作業起立時安全帽撞擊頭頂管道而使帽破裂的。
13.我是干加氫的,我們停工檢修時,在將氫氣界區盲板掉向盲死時,再抽出盲板的瞬間發生了氫氣閃爆,把當時掉盲板的兩個作業人員的頭發和眼睛及面部都用不同程度灼傷。后來分析原因是是由于界區外的氫氣閥門內漏,第二在作業前應將盲板的法蘭面澆上潤滑油或水防止抽盲板時發生靜電和火花。
還有一次是,裝置已徹底停工結束,反應系統已是氮氣狀態,想置換反應注水線內的水,將注水調節閥的副線閥打開,排凝閥打開,用反應系統內的氮氣余壓來置換,在開注水的較后一道閥時,在調節閥的排凝處發生爆炸,當時就把水泥地面炸里一個好的的坑,還好當時旁邊沒有人,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教訓慘痛呀?。。。。?/p>
14.確實,設備在檢修時容易出現各種危險因數!
我有次在檢修前,反應釜和管道都置換了,但由于管道設計和安裝造成了置換不了的死角....在動火時出現了小的燃燒。盡量按照設備檢修標準化程序走,所做的事都標準化。
15.常減壓裝置大修技改后開工,裝置生產基本轉入正常。在對產品質量進行調整過程中,因為常頂汽油回流罐自動控制、液位計失靈,當時儀表維修人員處理后仍沒有解決,回流罐液位無法顯示;汽油外送受阻后,汽油回流罐液位上漲,沒有及時發現,處理不及時,汽油從回流罐放空處大量冒出,遇到回流罐下面溫度高達350℃的、裸露的高溫重油換熱器上產生自燃,發生火災事故。當時在構二區的所有換熱器都沒有進行保溫,現場的部分設備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這次火災持續了半小時之久。之所以發生這次火災事故,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個方面,是儀表失靈,回流罐液位上漲,液位無法顯示;這是表面現象。
第二個方面,是我們操作人員在沒有儀表監控的情況下沒有精心操作,認真巡回檢查現場液位。這兩個方面是較主要的原因。
第三個方面,是在安裝設計的時候,給裝置留下了本質安全隱患;(不應該將高溫重換熱器放在輕油貯罐下面。)
第四個方面,我們在開工時沒有對整個裝置進行安全評價與安全驗收,(高溫重換熱器未保溫就急于開車。)這兩個方面是較主要的原因。
16.空分一長期不用的廢罐,由于罐內物料未處理干凈,檢修人員因人孔螺栓生銹無法卸開,直接動火割螺栓,結果人孔蓋飛出,當場將焊工拋出2米多遠,小腿骨折,好在已系安全帶,未將人摔出護欄。
17.我公司在檢修一只貯罐,操作工清理殘渣時,規定用手電照明,他們嫌亮度不夠,改用氧炔割炬照明,檔火焰接近人孔口時發生罐內可燃氣體燃燒,當場燒傷3人。這是一起嚴重違反安全動火規定的人為事故。教訓深刻,一線員工的安全知識太缺乏,領導的責任不容推卸。
18.氮氣的危害:目前氮氣作為很多化肥企業的有效的置換介質,特別是有大氮肥裝置的廠家,具有置換速度快、置換徹底、便于分析、安全可靠等諸多優點,但是要特別注意置換過程中和置換以后的進塔入罐作業時的通風置換和設備死角處的氮氣很易造成人員窒息。我公司曾經有過人員因設備內氮氣窒息死亡的慘痛教訓,希望類似廠家多加關注。
19.大修系統清理統一驗收很重要。前年我公司停產檢修,各部門各自為戰,部門自己驗收,沒有統一驗收,部門間連接的一根108管未清,動火時造成一暫存罐爆炸,事后查找時,都認為其他部門清理了。
20.我是施工人員,單位修水解釜:這個釜以前修過幾次、施工人員(外包工)對這個釜很熟悉,沒檢測氣體含量和佩戴防護用具,下去就沒上來。更可悲的是,同伴見狀立馬跟這下去下去救人,結果2人死亡(農民工80W擺平未上報)。
原因:才改工藝,設備改充氮氣。
大意害死人??!愚昧也害死人!
21.說一起后怕的事故!常減壓裝置減壓側線抽出口漏,處理時關閉抽出口和返塔口,由抽出口向下至汽提塔掃線,準備堵漏。操作工掃線過程中突然汽提塔一聲悶響,大量油氣向外噴出,幾秒中發生閃爆。汽提塔設在裝置路邊,油氣噴射方向斜向道路,6米寬30米長道路一片火海。事故過程中三人受輕傷,兩臺路對面樓下自行車燒毀。
受傷三人中兩人是操作工,當時正在掃線,由于噴射口真好和他們站位相反,只是受到熱氣灼傷。兩人從側面梯子跳下逃生,受輕傷。令一名受傷者是離汽提塔50米開外的卡車司機。見到爆炸起火,跳車逃跑時摔傷!
幸運的是事發時6米寬30米長道路無人通過,噴射口被向操作工,兩人受輕傷,大量熱油和油氣噴向道路沒噴向裝置和操作室。
事故原因:
汽提塔檢修沒有測厚,部分塔壁腐蝕后減薄。
汽提塔內油未退盡就掃線。
汽提塔沒有降溫,溫度過高。
操作工掃線時沒排凈蒸汽線存水。水進入汽提塔遇熱油瞬間汽化,加上塔壁減薄造成高壓撐開塔壁,大量熱油和油氣外泄遇空氣閃爆引發事故。
各常減壓裝置一定引以為戒!
22.我公司檢修硫酸管道補焊,因為之前補焊過多次,所以這次也是照舊施工,剛把割槍靠近管道口就發生爆炸,我在距現場兩百多米的辦公室都感到地面震動,結果硫酸罐頂整體被掀開掉落在地上,機修工幸虧是騎在管道上而不是在罐頂,沒有受傷,但臉被嚇得慘白。事后分析:以前施工沒有出事,是因為將管道兩端的閥門打開,里面的氫氣可溢出,即使被點燃也不會發生爆炸,而這次是在接近灌區操作,剛好105酸罐頂的三氧化硫吸收器堵塞,管道內氫氣被點燃沒有地方卸壓,導致爆炸。幸好沒有傷到人,但是罐內還有幾十噸硫酸,經過及時處理還好沒有泄露。典型的違章操作啊。
23.我們一次在檢修蒸發器時出現過這樣一次事故,檢修前工段安排人員將蒸發器沖洗過很多次,認為里面沒有積料,便開始拆卸強制循環泵,可就在將泵葉輪拔出的一剎那,一股堿液從里面噴出,將在場的檢修工嚇個半死,幸虧大家都帶著防護眼鏡,所以,沒有造成人員受傷。較后詢問,工段用來洗效的水是冷水,沒有用熱水,而蒸發室長時間運行,結鹽太多。那次太危險了。
還有一次,在聚合罐區檢修動火的時候,將整個氯乙烯管道用蒸汽整整置換了兩個小時,然后分析合格后動火,可動了一半后,整個管道又突然一聲爆鳴,一股黑煙從一個閥門的墊片處沖出。所以說,化工生產沒有的安全,要慎之又慎!
再有一次是停車檢修后開車,置換氫氣系統,取樣分析后含氧不合格,一直分析了N次,還是不合格,多次查找漏點,都沒有查到,中午十二點一直分析到下午四點,也沒有合格。較后在空壓站查出氮氣含氧不合格。此次事故雖說較后影響了開車,但性質卻是很惡劣,氮氣如果含氧再高點,有可能導致整個氫氣系統的爆炸,相當危險。
化工生產成也安全,敗也安全。
24.蒸汽閥門長時間未更換,銹的比較嚴重。在更換閥門時倆職工協作協螺栓時,安全意識淡薄,造成梅花扳手甩出將另一人門牙磕掉。在作業過程中一定要牢記“三不傷害”,需要多人配合的作業時,一定要密切協作,避免不必要的人身事故的發生。
25.大修時進行設備內部檢查——從頂部封頭處進入一個5米高的小直徑塔器。通風置換后,化驗分析合格后。檢查人員在進入塔器前,某位操作人員為了增加塔內的氧氣量,又從公用站臨時接了一跟空氣管線向塔內送空氣。但公用站上的標示錯誤,誤將氮氣標成空氣——造成不停的向塔內同氮氣。當檢查人員剛剛進入塔內即出現窒息。監護人員當時沒有多想,就在沒有任何氣防措施的情況下進入塔內救人,結果也造成窒息。當時現場沒有準備安全繩和長管等。等到相應的救護設備到達現場后,現場沒有人再敢下去,延誤了救援時間。較終這起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變成植物人?。。。?!
總結教訓:
分析合格后人為改變環境狀態?。ㄖ苯釉颍?/p>
公用站物料標示錯誤,一直沒有發現(管理不到位)
沒有執行進塔入罐的規定,沒有系安全繩
監護人在沒有防護情況下盲目救人,致使事故擴大
沒有一套可行的緊急預案——較后當救護措施到位的情況下沒有人下去救人,延誤時機。
總之,事故的發生是一連串的錯誤的結果。歸根結蒂是安全制度沒有嚴格落實,管理不到位,管理存在盲區?。?!血的教訓,生命的代價換來的經驗?;ひ痪€的同志們,三思而后行,安全規章制度一定要不打折扣的執行。各級管理人員都應盡到自己的職責,消除風險,盡可能實現本質安全。
26.雙氧水生產裝置案例<氧化塔排污枧鏡炸裂>
炸裂原因:操作人員在氧化塔上塔排污時,關閉視鏡下部閥門的瞬間視鏡炸裂,操作員及時關閉了上部切斷閥,避免了重大事故的發生;視鏡為玻璃制品,又是冬季,冷熱相激,玻璃炸裂;排污管線較長,支撐少。在關閉下部閥門時,扭力突然增大,玻璃炸裂;排污視鏡內是廢雙氧水,濃度較高。關閉下閥時,雙氧水瞬間發生分解,壓力突然升高,玻璃炸裂。
防范措施:針對炸裂的原因,為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采取了以下措施。氧化塔排污閥上閥保持關閉狀態,下閥保持全開或稍開狀態。排污時先開下閥再緩慢開上閥,緩慢排污,排完后全關上閥。排污視鏡定期更換,并外加金屬絲網,防止炸裂傷人。
27.我們是兩套裝置靠在一起,其中一套裝置停車檢修,二套裝置還在繼續生產,在動火的時候焊渣落到了地溝里面,剛好遇到二套抽真空,地溝里有高濃度的易燃易爆氣體,一下子就著起來了,所有人用了所有的滅火器才把火撲滅。
事后總結原因:一就是責任落實不到位,現場監火人沒有認真負責。二就是操作人員在抽真空的時候應到現場確認有沒有動火的情況。
不過幸好沒有造成人員傷害事故,損失也很小。
28.裝置擴建,由于領導要求壓縮工期。從中交到投料生產僅僅三天時間。就投料開車了。結果系統吹掃清洗不徹底。造成系統雜質全部集中在了吸收塔填料段,造成塔多次液泛。較嚴重的時候塔頂放空噴出幾米高的水柱。較后只好停車清洗填料。給裝置造成了不少損失。
較主要的是開始的時候僅僅是塔壓差波動,放空帶液。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開始以為是塔發泡,對裝置的穩定運行造成了嚴重影響。
典型的領導拍腦門決定,不充分考慮裝置的現狀。
可見在新建裝置和擴建裝置在投產前一定要做好吹掃和清洗工作,不要盲目的趕工期。否則會得不償失。
小編總結:
在化工檢修作業中,小七個人認為必須具體抓住以下環節:
1.開停車方案、物料置換方案、檢修作業方案、應急處置方案要齊全予以落實。
2.特種作業票據簽發要現場確認,并落實監護人;且不得有在無防護措施的立體交叉作業。
3.施工隊伍必須安全教育。
4.作業前必須進行危險風險評估并進行向作業人員書面交底。
5.安全監督管理人員及時檢查發現違章及時制止整改。
6.把好質量驗收、作業完工驗收關。
人人都應該重視安全,時刻關注安全,將“安全生產”銘記心中,不折不扣地遵操作規程之章,守安全生產之法!讓人人都清楚地認識到違章就是走向事故,就是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甚至走向死亡。不要抱有任何饒幸心理,因為,或許一次小小的不經意的違章,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或損失,就會變成違法。如果每個人都能真正意識到這一點,那么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必能做得更好,企業就能長盛不衰,我們個人就能在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中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