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能滿足各種共識條件的搪玻璃瓷釉配方體系
搪玻璃釉,廣義上是指可用于金屬材料表面保護的、通過特殊工藝使兩者形成牢固結合并起到一定防腐作用的特殊玻璃(或稱瓷釉)物質。主要應用于工業化工設備上。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國搪玻璃行業習慣地稱之謂耐酸釉(或耐酸粉);稱搪玻璃化工設備中的反應容器為耐酸容器;稱搪玻璃管道、閥門為耐酸管道、耐酸閥門等。顯然,在理解上主要是側重于它們的耐酸性能。進入九十年代,化工部頒發了ZBG04004--37及ZBG94007-89搪玻璃技術條件新標準及分等質量標準,其中對搪玻璃釉的理化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從而促使我國搪玻璃行業在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上跨上新的臺階,它不僅保留了傳統搪玻璃的耐酸性能特點且對其它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質量要求。爾后,化工部委托中國化工裝備總公司組織“全國搪玻璃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搪玻璃行業有關企業特別修訂了ZBG94004-87《搪玻璃設備技術條件》以強制性標準HG2432-93發布,從整體上靠近或達到國外先進標準水平,瞄準了我國搪玻璃產品質量、品種、技術、生產管理綜合水平跨臺階、上等級,加快行業迅速發展的新目標,為促進搪玻璃行業技術進步,發展新品種生產起到了指導作用。
從上述情況已不難看出,我國搪玻璃技術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搪玻璃釉的質量也必將隨著行業生產質量水平的提高逐步實現一個次、高起點,較大程度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國搪玻璃行業的高效益,較終促使我國搪玻璃行業盡早與國際市場接軌。這是我國搪玻璃行業有識之士通過全面分析、研究、調查國內外市場形勢后所形成的共識。
因此,做為行業里具體的科研生產任務是盡快研制生產出具有能滿足各種共識條件的搪玻璃瓷釉,來滿足不同場合的需要。
比照較新頒布的HG2432-93搪玻璃行業強制性標準,我廠研制的GM886-3#、GM886系列搪玻璃面釉配方,在生產工藝性穩定的前提下各項理化性能均很過原ZBG94007—89質量分等標準指標的優等品水平,連續使用規模生產至今已6年,證明了該配方系列的質量穩定可靠性和組成的合理性。較新檢測結果如下(均按新標準制做試板,執行新標準檢測方法)。
GM886-3#搪玻璃面釉95抽測:
耐溫差急變性:277℃;耐氫氧化鈉性:4.40g/m2.d;
耐沸騰鹽酸性:0.21g/m2.d;耐機械沖擊性:690×10-3J。
2.正確選擇原材料
從一般意義上說,當搪玻璃釉化學組成配方確定之后,按照這_組成在相同工藝條件下采用不同原材料所生產的搪玻璃釉質量應該是基本一樣的。事實上不然。并且有時差距還很大,這是為什么呢?我認為:根本原因是由于它們在反應過程中的差異所產生的。
當化學組成配方確定之后,對于其中的氧化物,單質或化合物,在用礦物原料或化工原料來滿足搪玻璃釉化學組成時,采用哪種形式可有多種選擇。例如Si02,可用石英砂、硅氟化鈉、長石或其它形式引入;Na202可用純堿、硝酸鈉、硫酸鈉或硅氟化鈉等形式引入;B203可用硼砂、硼酸、而硼砂還分為無水硼砂、五水硼砂及十水硼砂等多種形式;Al203可用長石、粘土、鋁氟酸鈉、鋁氟酸鉀,還有氧化鋁粉及氫氧化鋁等形式,如此等等。設想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形式引入搪玻璃釉化學組成配方中,都同樣能滿足要求,再用同樣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條件來生產,在使用上,它們的質量會一樣嗎?性質會相同嗎?顯然不會一樣。
我這樣來理解,單從硅酸鹽物質化學角度來說,首先是它們在高溫狀態下,反應機理有差別,即反應的先后順序不一樣,也就是說,在熔制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低共熔體、簡單復合物和復雜共聚物在種類、數量及先后秩序上各自不同。更為關鍵的是,作為搪玻璃釉的熔制時問并不需太長,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全部反應過程,差距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同時,不可忽視的因素還有物料的粗細度差別,混料的均勻程度,某些物料在熔制過程中的復雜反應(如分解、化合、揮發等)、熔制氣氛、配合料的含水率以及熔融制度的影響,這些獅將不同程度地影響搪玻璃釉的內部結構和它的性能。
因此,了解其反應機理,正確地選擇原材料,對于控制和保證搪玻璃釉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不可輕視。
在科研和生產中要尋找出較佳的原料配置和工藝技術條件,是一頊復雜而艱苦的工作。一旦獲得了滿意的效果,較好不要輕易的更改和變動,以保證其均衡穩定性。這其中還包括這些原料的品味和產量。3.明確基本工藝及技術參數搪玻璃釉的生產過程工藝技術參數是通過理論計算和反復的試驗、觀察、分析、測試獲得的,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辟如傳統的搪玻璃釉,熔制溫度l300℃左右即可,而目前的搪玻璃釉,熔制溫度則必須再提高20-60℃,不然,理化性、工藝性就難以達到設計要求。低溫長燒(熔)、高溫怏燒(熔)同樣會破壞搪玻璃釉的理化性和工藝性。因此在生產中明確并嚴格執行基本工藝及技術參數就顯得十分的重要。隨意的自由化生產是盲目的生產方法,這樣方法是如何也生產不出高質量的產品來的。4.生產設備的選擇及優化熔制瓷釉可選用的生產設備(熔爐)很多,如坩堝爐、迥轉爐、池爐、電熔爐等等。生產方式各具特色。哪一種爐型更適宜于搪玻璃釉的生產?我認為,不管采用哪一種爐型,都有可能生產出滿意的搪玻璃釉來,但必須具備的條件有四項:(1)爐溫能滿足工藝技術條件的規定,(2)熔制氣氛應能保證氧化氣氛;(3)對熔制的釉料不產生污染;(4)易于監測控制;(5)綜合成本低,勞動強度小。目前條件下能全部達到上述要求的爐型或技術水平能力的廠家并不多。原因是:燃煤式坩堝爐,爐溫不易保證且波動較大,使用壽命短;迪轉爐,爐溫也難達到工藝要求,不潔燃料會對釉料造成污染,控制不當還會造成部分原料的逸散;池爐,直燃方式同樣會造成有害雜質的污染,料性也不易均勻;電熔爐,也會給用電緊張地區帶來不便,熔制過程中釉料供氧問題也值得考慮。以上所述,有些方面已經提出了改進方案并給予實踐改善,還有一些也在積很策劃中。列舉如下:(1)配方中增加供氧原料,彌補熔制過程中供氧不足。這是通用方法,尤其是坩堝爐,隔焰池爐和電熔爐等;(2)采用氣體或液體燃料,熱值高,爐溫易于控制;(3)采用增氧助燃助熔技術。這更適用于直焰熔釉的各種爐型。這種方法,國外資料已有報道,生產的熔塊,不但質量好且產量也高,值得研究。5.控制生產過程的重點工序生產搪玻璃釉的工序并不復雜,但還是存在一個霓點工序問題。,混料工序。這一過程往往易被輕視。不是將各種原料放在一起隨便攪拌幾下就可以的。當各種原料混合不充分時,轉入熔制過程是如何也生產不出高質量的釉料來的。充分的攪拌是熔制高質量搪玻璃釉的基礎,是成功的一半。在原料的使用選擇上,含有較多水份的配合料不易混勻,有結塊的原料更是如此。這些都應注意避免。辟如在掂玻璃釉中使用較多的Si02-石英原料,當其含水率達到l0%以土時較好不要直接使用。我們的選擇一般是干石英。第二,熔制工序。僅僅靠熔塊光澤或顏色判別熔制質量的優劣我認為是不完全科學的,同樣,僅靠拉絲或拉片槍測熔制程度及質量高低也是不完全科學的。在搪玻璃釉生產使用過程中發現的搪瓷釉料耐火程度差異,韌脆性問題以及常說的爆瓷問題等等,是否與這些簡單的檢測方法和誤判有關呢?值得思考??紤]這個因素同時也考慮配方,工藝及產品造型、焊接、材料、環境、設備等等因素,才是真正科學的辦法。對這一點的認識,也必須通過反復的試驗、對比、觀察,才能得出較后的結論。6.生產過程及應用過程的質量跟蹤盡管我們研制出了較為理想的搪玻璃瓷釉配方,盡管我們也制定了嚴格的生產工藝,盡管我們做了大量的細致的工作,是否就能保證不再出現什么問題呢?不一定。這是因為影響搪玻璃釉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許多機理還不十分明白,認識上還是很膚淺的,手段上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很落后的。因此,只有下功夫,充分地深入調查研究,不斷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掌握手資料,才有發言權,對不同的問題作出科學止確的判斷。促使科研和生產的健康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有能力生產出優質、高產、高效益的搪玻璃瓷釉和搪玻璃化工設備來。較終立于國際搪玻璃行業強手之林。